90后家长取名有多“勇”重名率倒是避免了就是看着有点像网名
名字作为家长送给学生的第一份“礼物”,虽然谈不上价值千金,但是却饱含家长对学生的美好寄托,同时也是学生出生之后的第一个“标签”。
但取名也是一门学问,既想降低重名率,又想寓意深刻,还想要个性十足,那最后的结果,往往会事与愿违,但不得不说90后家长取名是真的“勇”,关于取名,只有网友想不到的,没有家长不敢取的。
90后家长取名有多“勇”?重名率倒是避免了,就是看着有点像网名
稍显“用力过猛”
90后家长给学生取名的时候,非常喜欢“古风”,所以很多家长会查阅诗经或者一些古诗词等等,这倒是也在情理之中,但就怕家长“用力过猛”。
比如这位同学的名字,应该就是取自《诗经·郑风》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寓意确实很美好,但配合上强行“四字名字”以及“谐音梗”,就真的感觉有些怪怪的了,还不如直接叫秦子衿更朗朗上口。
这真的不是网名吗?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家长给学生取小名的时候,经常会参考一些点心,比如小糯米、小奶黄等等,听着就觉得十分可爱软糯,但要是把零食放在大名上,就略显不正式了。
家长给学生取名叫“陈皮话梅糖”,重名率倒是避免了,就是怎么看都觉得像是一个网名,但据说家长如此起名,是为了把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姓氏都融入进去,爱意是满满了,就是担心学生上学之后尴尬也会满满。
有点当初“建军、建国”那味了
老一辈人在取名的时候,很喜欢结合时事,比如“建军、建党”之类的,那个时候看都是非常有纪念意义的,大概这对家长和那个时候的家长想法一样。
学生出生的时候,正好赶上冬奥会,冰墩墩大火,既然买不到那就生一个,这回就可以骄傲地和大家说我们也有冰墩墩了,但家长是满意了,就是不知道学生将来会怎么想。
取名就讲究一个“东西合璧”
这位同学的名字就厉害了,虽然中文名字,但是却带着一股“英文名”的感觉,这谐音梗是真的让家长玩明白了,但到底是中西合璧还是不伦不类,就说不好了。
很多家长自己的名字可能比较普通,从小就很羡慕那些听起来有个性的,唯美的名字,所以自己有了孩子,就非常重视学生的名字,但重视可以,重视过头就真的不合适了。
出生就赢在起跑线上了
这位同学的名字可以说是饱含家长对学生的期待了,出生就是“张总”,以后这位同学毕业参加工作了,直接赢在起跑线,不少网友开玩笑的说道:不如直接将张董,也是很幽默了。
学生的名字本身就是饱含家长对学生的美好寄托,但有些时候,这份寄托也不宜过分直白,学生将来成为张总固然是好,但是如果没有,参加工作之后,也确实是有些尴尬了。
带着霸气的名字
看到这位同学的名字,好像觉得和“张总”有异曲同工之处,将来能够成为收租的房东,不知道是多少打工人的终极梦想,这位同学一出生就实现了。
家长为学生取名的时候,喜欢赋予学生一些美好的寄托,也可能会想体现家长之间的深情,这些其实都无可厚非,但是千万不要“用力够猛”。
名字不仅仅是一个代号,更是给外人的第一印象,家长还不要太“勇”为好
首先,家长给学生取的名字太过儿戏,学生在学校,很容易被同学取外号,即便有些时候,同学们并没有带着恶意,但对于学生来说,也依旧会心里不舒服,这一点,过来人应该都是能理解的。
其次,在生活中也有很多不方便,也很容易造成一些误会,毕竟像“陈皮话梅糖”“王冰墩墩”之类的名字,真的会容易让大家误以为是网名,学生总是要解释,不仅仅是麻烦,更是会影响学生的社交。
最后,毕业参加工作也很容易给学生带来困扰,换个角度考虑,如果你要和对方签约一个很重要的合同,结果对面的人叫“陈皮话梅糖”,你会不会感觉对方有一些不靠谱呢?
私企相对来说,这种困扰或许还能少一点,这样过于儿戏的名字,对于学生未来报考事业编、公务员等等,说不定都会带来一些阻碍。
话题讨论:你身边有过哪些让你觉得很“惊艳”的名字?欢迎留言评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为了避开网红名字,90后父母有多努力?
网上曾流传着这么一个段子:
梓轩和子轩打架,撞伤了梓萱和子萱。可馨、可欣和可鑫跑过来劝架,撞倒了若曦、若溪和若熙,子睿和梓睿跑过去告诉班干部浩然、昊然、皓宇和雨豪,大家一起拉开了梓轩和子轩,扶起了梓萱和子萱。语彤、雨萱、羽琪、宇涵拿来药品帮大家处理伤口。最后梓轩、子轩、梓萱和子萱在大家的帮助和劝导下握手言和。
近年来, 父母给孩子取名雷同率太高,一直是个热门话题。
为了避免孩子姓名成为“烂大街”的网红款,新晋的90后父母已经悄悄开始改变取名思路了。
90后父母取名“新思路”
取名难,取一个有特色且不易撞款的姓名,更是难上加难。所以,新晋90后父母在给孩子取名这件事上,各出奇招,力求避开烂大街的“网红名”。
1. 蹭热点
90后父母是互联网时代的原生民,互联网基因与生俱来,这点在取名上也毫不例外。
2022年北京冬奥会带火了吉祥物冰墩墩,由于销售火爆,憨态可掬的冰墩墩一度“一墩难求”。一对年轻夫妻对冰墩墩十分钟爱,但又买不到,恰逢刚刚生了宝宝,于是夫妻俩决定将孩子取名为“王冰墩墩”。
这下可算是两全其美了,既满足了自己想要冰墩墩的心愿,又给孩子取了一个十分“特别”的名字。
这并不是第一个紧跟时事热点的名字,几年前网络 游戏 《王者荣耀》大火的时候,一对年轻夫妻就给孩子取名为“王者荣耀”。
虽然名字有点囧,但不得不佩服这届90后父母蹭热点的灵敏度。
2. 取“四字名”,造“伪复姓”
不知道是不是“易烊千玺”这个名字给了90后父母取名灵感,“四字名”越来越受90后父母的青睐。
即使自己的姓氏是赵、钱、孙、李、曹等这样的单姓,也会想方设法地给孩子取一个“四字名”,形成一个“伪复姓”的名字。
“四字名”取名法,十分受90后父母青睐,据有关数据显示,40%的家长会给孩子取一个“伪复姓”的名字。
3. 花钱取名
取名可是门技术活,部分家长给孩子取名不仅要考虑寓意好不好,会不会重名,甚至还要考虑跟孩子的生辰八字合不合。
故而,一部分90后父母选择将取名这件事“外包”出去,花钱请专业人士帮忙。
Mommy表妹家孩子的姓名,就是她老公花了800元找“大师”根据孩子生辰八字专门量身定制的。
虽然不确定“大师”给孩子取的名,是否会帮助孩子改变命运,但还是有很多90后父母愿意花钱买一个“安心”,也省却一个烦恼。
花钱取名,正成为不少90后父母的选择。
取名字的重要原则是啥?
新晋90后父母之所以在取名字上绞尽脑汁,煞费苦心,其实无非就三点原因:
不想孩子的名字落入俗套,希望名字能够彰显个性,与众不同;
希望名字能够成为孩子的助推器,在未来生活和工作中容易被人记住;
取名太“内卷”了。
在取名上花心思是好的,但也切忌用力过猛,比如为了彰显不同而强行蹭热点,或是给孩子取一个奇奇怪怪的名字。
比如“朱穆朗玛峰”这个名字,虽然降低了重名率,但日后难免不被人调侃,给孩子生活增加不必要的困扰。
给孩子取名,无论是毫不走心地网上一搜,还是为追求与众不同的用力过猛,都是不可取的。
姓名是一个人重要的 社会 符号,不该是父母拿来掉书袋整个性玩辞藻的工具。
取个好名字其实也没那么难,只要寓意好,读起来顺口,认读和书写简单,不被别人拿来当笑话,就好了。
大道至简,在取名上一样适用。
90后父母给孩子取名,就是诗情画意!网友:都是中了小说的毒
名字是一个人的代号,是人们彼此之间用以区分的代号,甚至会对一个人的性格、际遇产生不小的影响。
就比如说,你的单位新来了两个女同事,一个叫“晓泓”,一个叫“小红”,即便素未谋面,相信大家也会下意识觉得前者更知性、婉约,后者更粗俗、平凡,尽管这可能并不是事实。
“以名取人”确实应该避免,但作为父母,还是有必要给孩子起个朗朗上口的名字的。
近日,有网友在带着孩子去社区医院接种疫苗时,在叫号机上看到了令她忍俊不禁的一排名字:
林睿麒,文梓珺,徐庆熙,严灵桐,袁欣怡,易柏宇,张雯昕,陈雨轩,付子涵,顾子煜……
这些名字,眼熟又耳熟,乍一看很有些诗情画意,再一想,似乎都能在早年看的小说中找到影子!
网友们对此也是议论纷纷,有网友表示九零后给孩子取名就是这样,在幼儿园当老师看到孩子们的名字就是各种小说男女主角名字,记起来分分钟出戏,这些父母怕都是中了小说的毒啊。
其实这种现象也不难理解,人们给孩子取名本来就会附有时代气息,新中国成立后的大批“国庆”、“建国”、“建军”,改革开放后的满地“红”、“华”、“英”、“伟”,其实和如今大肆流行的“小说主角名”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 形态的逐渐进步,如今我们已经大幅度淡化了曾经封建 社会 的大家辈分、宗族排行等观念,起名字由“家族传承”更多地变为父母的“个人喜好”。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父母会从小说中“汲取灵感”,给孩子取一个如诗如画、却又容易重名的名字了。
仔细想想也挺有趣的:梓轩和子轩打架,撞伤了梓萱和子萱;可馨、可欣和可鑫跑过来劝架,撞倒了若曦、若溪和若熙,子睿和梓睿跑过去告诉班干部浩然、昊然、皓宇和雨豪,大家一起拉开了梓轩和子轩,扶起了梓萱和子萱;语彤、雨萱、羽琪、宇涵拿来药品帮大家处理伤口,最后梓轩、子轩、梓萱和子萱在大家的帮助和劝导下握手言和……
有官方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底,新生代父母给宝宝起名时最青睐的三个字是“沐、兮、梓”,一年前则是“轩、涵、梓”,像是浩然、一诺、梓轩、沐兮、奕辰、子墨、依诺、若溪/曦/兮、梓萱,都是重名率高到离谱的,约等于我们中的“张鹏”、“张普”。
因此,其实家长们在给孩子起名时还是要有所注意的,毕竟一个好的名字能给孩子加分不少,让初识者印象深刻,在熟悉者中平添魅力。
最常见的几个雷区,就是“高重复率”、“失当谐音”、“男字女用女字男用”和“低龄化”、“小说化”,这些都是家长需要避免的。
如何给宝宝取名?90后家长容易犯这4个错误,孩子将来会很为难#8230;#8230;
怎么给宝宝起名?90后父母容易犯这四个错误,孩子以后会很尴尬。
前段时间,#新生儿爆名#冲上热搜,排名五年来变化不大。90后父母一直对某些名字情有独钟,随意给孩子取名字,经常犯这“四大错误”,可能会让孩子以后很尴尬。作为父母,你要对孩子的名字三思而行,以免将来惹孩子为了名字而怨恨父母。
给孩子取名时,尽量避免这“四个方面”。90后父母最容易招。
听说过一件事,一定会让很多90后家长想起。刘女士1991年出生,24岁生下女儿。她和丈夫很早就计划好了这个,想给女儿起一个古老而优雅的名字。最后,女儿的名字被命名为“紫轩”,这对夫妇非常满意。
但从幼儿园开始,孩子就发现自己和很多同龄人的名字一样,否则就是“姐妹名”。面对这种情况,一开始女儿只是对父母表示怀疑,后来就有了不满和抱怨:“妈妈,我不想和别的孩子同名。”刘女士也觉得很无奈,但没想到取了个爆名。
以后孩子上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可能会遇到更多同名同姓的孩子,一定会造成很多麻烦和乌龙事件。想到这里,刘女士夫妇觉得很对不起女儿。现在,刘女士怀上了二胎。她吸取了之前的教训,先在网上查了一下男宝和女宝的爆名,然后才给他们起名。我一打听,都是“梓”、“玉”、“轩”等。看来大家都被言情小说和偶像剧深深毒害了。
但有一段时间,要想打破她给孩子取名的思维定势显然不容易,所以给二胎取名成了夫妻俩的难题。我怕我拿不好,耽误孩子。
怎么给宝宝起名?90后的父母容易犯以下4个错误:
01名字太大众化了。
也就是说“爆名”,为了避免这个,家长一定要上网查资料。名字太大众化就会变得俗气,孩子在学习成长过程中会有重名的困扰。
这个名字太不常见了。
对于想给孩子起个独特名字的家长来说,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方法不对,就是名字越陌生越好。这使得老师、同学等人很难认出孩子的名字,不利于人际交往。
这个名字太随便了
有些90后家长比较自由散漫,对孩子的名字不太在意,随意取名字。这样一个没有经过进一步研究的名字,很可能会产生谐音,对孩子以后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04名字太私人了。
90后的父母叛逆,个性十足,所以也会把起名当成一件好玩的,自我表现的事情。网上有很多太个人化的名字,比如《王者荣耀》《艾冯跋》。不仅网友调侃,就连身边的同学也可能取笑、恶搞。
名字是伴随着人的一生的,父母一定要谨慎,不要因为孩子的笑而让孩子成为笑柄。对于初出茅庐的90后父母来说,在给孩子起名时,不妨先查查网上那些被过度使用的名字,尽量不要给孩子起“爆款名”而不担心。
今日互动话题:你身边有哪些爆款名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山东90后家长回应给儿子取名张总,你还听过哪些“奇奇怪怪”的名字?
近日,山东一对90后夫妇给孩子取名为?张总?引起热议,后来这对父母回应,就是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以后打工,并且希望儿子能当老板,丰衣足食,不为生计发愁,就是这一言论,更加让人觉得这对父母有多离谱。其实现在的父母大多都很个性,很随意,给孩子起名字也是如此的,比如杨巅峰,莫银枝,周末,谢天,谢地,还有一些四字的奇葩名字,真的不怕孩子以后的生存嘛!
山东90后夫妇还打算生二胎,二胎的名字打算用妈妈的性,然后也是总一个单名,不得不感叹,这对父母是有多害怕自己的孩子吃苦,让孩子逢人都便这么称呼自己为?总?。我们试想下,给孩子起这么个名字,自己在家里名正言顺的叫孩子张总,学校老师叫孩子回答问题也是张总,以后如果真的开始打工难道要老板也叫自己孩子张总。
起名字太随意了,为了独特,个性,寓意好,很多年轻家长乱给孩子起名字,明明有很重的谐音,就不怕以后同学给孩子起外号,给孩子带来困扰吗?个人觉得给孩子起名字一定要避开这些谐音,不给孩子留后患,让孩子轻松自在的成长,这对父母不想孩子打工,且只能当老板,那是不是就给孩子攒够了足够多的家底。
每一对父母对自己的孩子都寄予厚望,但是因为让名字来弘扬光大自己的?战绩?,那显然是不现实的,叫了张总,孩子以后真的上学了,同学们肯定因此要嘲讽他的名字,这个时候你难道告诉孩子不予理会吗?这显然是行不通的,孩子的承受压力和大人不一样,他们脆弱的表情只是想要一个平稳快乐的童年,这名字寄予的厚望,孩子可不想买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