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草药图片功效和用法大全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草药图片功效和用法大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正在背中药,除了背药效、功效、对应症外还需要背什么?
《黄帝内经》,皇帝问岐伯,医道何以长存,岐伯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医道可以长存,岐伯又曰,一个医生不懂阴阳无以为医。你光背中药,背药效,读死书,死读书,没有悟性,无以为医,全背上了不理解,还是不会用,大道至简的道理,还是没上道。
不要死记硬背,应该每一味药去药店或者医疗单位亲自把玩品尝一下,知其型,品其味,进一步理解其药性归经和具体作用。
否则就是读死书,机械的记忆没有意义。
然后对照药性赋和中药四百味的药效药理。
如果不具备在药店或者中医馆亲自品尝把玩中药的条件,也可以每一味中药亲自购买10克,花不了几个钱,但是可以随时随地观看,研究,加深印象。
中医的每一种中药都有特定的功效,这种功效是怎么验证出来的呢?
😗
难!
青蒿中发现青蒿素,屠呦呦拿了诺贝尔奖,几乎是花了大半个人生。
中医是用中药方剂组合治病,复合化学成分,用现在的科技水平验证,估计没戏。
好在老百姓认可的是疗效,挺好。
验证药效功能的,一个是病人,一个是医生,而大多数验证中药功能的是病人。
在很久以前,治病是没有医生的,中药治病的方子大多是病人提供的,医生不过是整理并加工了这些方子,虽着生产力的提高,产生医生这个职业,他对病人提供的方子进行深加工和修改,在经过多代祖传形成了治病的理论基础。
我们到医院看病经常看到征求自愿者试验某种药,因为病人对药物的疗效是最有发言权的
医生亲自试验药物的非常的少,最有名是李时珍为写本草纲目亲自试验多种中药,多次中毒,所以中医药是病人和医生拿命试验出来,现在有人黑中医,请问你的良心何在?
中药的应用总是在中医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临床实践,逐渐积累经验,总结而成。其性味的认识则是尝试,如李时珍写<本草纲目>亲口尝试各种药物的性味。有的医生为了证实某药的剂量自己亲口测试。这些都为总结出某些药物的特殊疗效做出了贡献。
中医是药食同源的,一种植物,能够成为食品,是几百万年人类的祖先通过品尝积累起来的,更是这个生物界数亿年甚至更多的积累。
经验转化为技能,可以传承,由老人传递给孩童。
中药有四性五味,这是个人就能够尝到。有没有意识是另一回事。如果不能够品尝,恐怕早就死了。
中药一定程度只是经验的上升与总结。但这是数百万年数千万年数亿年的积累。
中国人到国外吃不惯的居多,想方设法要把中国食品引进所在国,中国餐馆遍布世界各地,说到底,就是人有对性味的感觉,中国人在中国文化的熏陶下,对于色香味俱全的感知,强于其它种族。
想问一句,吃饭和吃药,那个对你更重要?
相信只要智力没有问题,都知道吃饭更重要。几天不吃饭就要死人的!
只要知道吃饭重要就好办了。试试问一下你自己,你吃饭每顿饭,为什么不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别告诉我你是人。成天拿中药成分不明来说事的,还是关心一下你每顿饭究竟都吃了什么成分进去,比例如何,对你的影响如何吧!特别是,那些为了口味而挑剔的人,你都不明白你吃了什么进去,怎么就能够安心呢?
记住,你每天吃进去的,都是中药!你的身体,对于食品、水、中药、西药,处理途径都是一样的,并无选择与区别!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中草药图片功效和用法大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草药图片功效和用法大全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