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苍术功效与用量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苍术功效与用量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苍术加哪些药材可以起到祛湿气的作用?
苍术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苍术的根茎。【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脾胃经。本品辛香燥烈,气味雄厚,走而不守,能开肌腠以发汗,健脾胃以燥湿。功彻上下能燥三焦之湿,搜肌腠之风。①苍术加厚朴、陈皮、甘草,可燥湿健脾,行气和中。用于脾胃不和,湿阻中焦,气机失调所致的脘腹胀满疼痛,呕酸不思饮食者。②苍术加白芍、厚朴、茯苓、猪苓,可燥湿健脾,用可脾为湿困所致的腹痛泄泻者。③苍术加柴胡、香附、厚朴,用之燥湿运脾、行气消胀,用于肝胃不和,脾失健运而致的脘胁胀满疼痛,呕吐泛酸者。④苍术加石膏、知母、甘草,运脾燥湿,用于治疗暑温,热盛阳明,湿阻太阴而致的烦热身痛,口渴汗出痞满者。⑤苍术加黄柏、白术、半夏、茯苓,用以湿热下注而致脚膝肿痛,或萎弱无力者,肝经湿热下注致阴痒、带下黄白者。⑥苍术加地榆,燥湿除秽,用于胃肠湿热所致痢疾、肠风下血者。⑦苍术加防风、羌活、白芷、川芎燥湿辟秽,祛风解表,用于时行外感、伤风或时邪而致头痛项强、发热憎寒、鼻塞声重者。⑧苍术加苡仁、羌活、独活、川乌燥湿散寒、祛风通络,用于湿阻经脉所致肢体重着,麻木疼痛者。⑨苍术加黑芝麻、石决明、熟地、猪肝用于寒湿中阻、清阳不升而致青盲、雀目、肾虚目暗者,借其燥湿健脾,升清明目。【使用注意】阴虚火旺、吐血、衄血、气虚多汗者忌用。
苍术是芳香化湿药,气芳香,性温燥,具有化湿运脾的作用。外能解风湿之邪,内能燥湿健脾,故湿邪为病,无论表里上下,皆可随症配用。苍术生用辛散性强,可用于祛风发汗,炒用辛散性弱,多用于燥湿健脾。现在由于不良的作息和饮食习惯造成的湿气重成为了困扰人们健康的大问题,那就要充分利用好苍术的作用了。湿有寒湿、风湿、湿热等,苍术与哪些药物配伍可以去湿气呢,主要考虑以下两方面:
1、除寒湿:苍术性味辛苦温,苦能燥湿,温能祛寒,所以单独使用苍术,就有很好的除寒湿的效果。也可以加入健脾祛湿的药物如厚朴、陈皮等以加强苍术健脾祛湿的功效。厚朴、陈皮与苍术配伍,再加上甘草、生姜、大枣调和脾胃,即是健脾燥湿的著名方剂平胃散。证治脾胃不和,湿困中焦,脘腹胀满,不思饮食,恶心呕吐,嗳气吞酸,倦怠嗜卧,体重肢痛,大便溏薄等。若治疗湿邪偏盛之风寒痹症可加羌活、五加皮、秦艽等。
2、清湿热:清热燥湿苍术常与黄柏配伍,也就是清利下焦湿热的常用方剂二妙散。黄柏清热燥湿偏于清热,苍术健脾燥湿偏于祛湿,临床常用于湿热下注所引起的腰膝酸痛,下肢湿疡、痒疹,带下、淋浊等。二妙散加牛膝(三妙丸)可用于湿热下注引起的风湿性关节炎伴发的关节红肿,一般多加忍冬藤、桑枝、木瓜、赤芍、乳香、没药等。湿邪偏重者可加薏苡仁(四妙丸)。
另外苍术气味芳烈,有芳香祛秽的作用,古代民间常以苍术与白芷同用以防疫。
苍术,为菊科植物茅苍术或北苍术的干燥根茎。主产于江苏、河南、河北、山西、陕西,以产于江苏茅山一带者质量最好。具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之功效。用于湿阻中焦,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蹙,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眼目昏涩。
想要去湿气,苍术的配伍有很多种。
1.黄柏苍术
苍术辛烈温燥,可升可降,功擅祛风胜湿,健脾止泻;黄柏苦寒沉降,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善清下焦湿热。二药参合,一温一寒,相互制约,相互为用,并走于下,清热燥湿、消肿止痛、除湿止带的力量增强。
主治:
- 湿热下注,筋骨疼痛,下肢痿软,以及湿疮诸症;
- 湿热为患;小便淋浊,女子带下等症;
- 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红肿热痛者;
- 结节性红斑诸症。
2.苍术熟地黄
苍术辛香发散,苦温燥湿,为健运脾气之要药;熟地黄色黑、油润,质体柔软黏腻,为补血生精、滋阴补肾之佳品。二药伍用,以苍术之香燥辛烈,制熟地黄之黏腻,又以熟地黄之黏腻,制苍术之燥,互制其短而展其长,共收健运脾胃、生血、生精、补血之功。
主治脾胃不健,气血两虚之证
生活道公益健康认为,湿气分为內湿和外湿两种,苍术属于苦温燥湿的饮片,如果是湿阻中焦,就说脾胃有湿的情况下,感觉到腹满腹胀,浑身乏力,感觉身上发沉时候吧,可以用苍术加点陈皮和厚朴效果会比较好,厚朴能起到降气破气作用,陈皮能理气健脾,放在一起会有一定的效果的。
如果是外感湿邪的情况下,就说淋雨后,或者就处湿地后,这个时候想去掉这个湿邪,最好是和羌活、独活等合在一起使用,会有一定的效果的。
如果是湿浊痹症,就说是关节筋骨等处感觉湿邪困住了,屈伸不利,感觉到重着时候,可以用苍术和薏米等同用,都会有些效果的。
当然真有病时候,就要去医院看看了,单纯祛除湿气来看,苍术是有一定的效果的。脾胃痰湿阻滞时候,还可以和白术一起使用,能有健脾的作用。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苍术功效与用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苍术功效与用量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