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鸦胆子功效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鸦胆子功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鸦胆子有什么作用?
鸦胆子是一味常用的清热解毒的中药材,最先出自于《本草纲目拾遗》,来源于苦木科植物鸦胆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又称为老鸦胆、鸭蛋子、雅旦子。
鸦胆子多分布于亚洲东南部至大西洋北部,在我国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和云南等省份也有分布,多生长在丘陵荒坡、灌木丛中或“四旁”向阳处。
鸦胆子植株为灌木或小乔木;嫩枝、叶柄和花序均被黄色柔毛;
小叶呈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花组成圆锥花序。
核果1~4,分离,长卵形,有薄膜,含油丰富,味极苦。
其花期为夏季,果期为8~10月。
鸦胆子为常用的中草药,中医认为,鸦胆子药性苦,寒;有小毒。归大肠、肝经。
具有清热解毒,止痢,截疟的功效,外用可腐蚀赘疣。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热毒血痢,冷积久痢,疟疾,赘疣鸡眼的症状。
一般用量为0.5~2克,用龙眼肉包裹或装入胶囊吞服,亦可压去油制成丸剂。片剂服用,此品不宜入煎剂。
需要注意的是,本品对胃肠道及肝肾均有损害,内服需严格控制其剂量,不宜多用久服。外用时应注意用胶布保护好周围正常皮肤,以防止对正常皮肤造成刺激。孕妇及小儿慎用。胃肠出血及肝肾病患者不宜使用。
鸦胆子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鸦胆子又称鸦胆、老鸦胆,内服具有清热解毒、截疟、止痢的功效,有治疗疟疾、痢疾的作用;外用具有腐蚀赘疣的功效,有治疗赘疣、鸡眼等的作用。
鸦胆子为苦木科植物鸦胆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味苦,性寒,归大肠、肝经,有小毒。现代研究发现,鸦胆子含三萜、蒽醌、生物碱、鸦胆子油等成分,具有抗菌 、抗疟、杀虫、抗溃疡、降血脂的作用。鸦胆子还可用于某些癌症的辅助治疗。
使用时,可将鸦胆子用干龙眼肉包裹或装入胶囊吞服,亦可压去油制成丸剂、片剂服,不宜入煎剂,禁止直接吞服或嚼服,每日常规用量为0.5〜2克;还可将鸦胆子去皮研末与烧酒调和涂抹患处。不过,脾胃虚弱者禁止服用鸦胆子;胃肠出血及有肝肾疾病者,需谨慎服用鸦胆子。此外,鸦胆子不可过量服用,以免造成肠胃和肝肾造成损伤。
本内容由河北省中医院 药学部 副主任药师 陈红艳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鸦胆子功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鸦胆子功效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